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我国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
【资料图】
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记载:
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这是“端午”一词最早的出处。
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于一体的民俗大节。由此衍生了一系列的活动:赛龙舟、饮雄黄、挂艾草菖蒲、沐兰汤、吃粽子……
三明市莘口龙舟赛(陈广程 摄)
在泉港,人们会给小孩子编“鸭蛋袋”。“鸭蛋袋”用红绳编制菱形格状而成的,大人会往袋子里,装入桃子、鸭蛋和粽子等,寓意平安圆满,小孩子会在端午这天提着“鸭蛋袋”去串门。(来源:泉州文旅)
后来,因为屈原投江故事的流传,粽子慢慢成了最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
参考众意,索性把端午叫成粽子节比较亲切。
——梁实秋《雅舍谈吃》
于是,粽子成了端午节的必备食品。
刚出炉的粽子热气腾腾(来源:海丝泉州 文旅之声)
粽子里尝出时代变迁
粽子长成今天这个模样,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变迁。和端午节风俗一样,它们都在千年的时光里,渐渐模糊了最初的样子。
粽子最初被称为角黍,《风土记》中说:
以菰叶裹粘米煮熟,谓之角黍。
清·徐扬《端阳故事图之裹角黍》册(故宫博物院藏)
黍是黄米,有黏性。“黍者,暑也,待暑而生”,这已经和后来的粽子基本类似。
角黍本来是夏至祭祀的食品,其真正变成粽子,在华夏大地扎根流行,还是因为屈原。
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续齐谐记》
后来,因为怕祭祀之米被蛟龙所窃,人们就创造了粽子这种形状的食物。
老百姓朴素的情怀,最终让粽子成为重要的节日食品。
吃粽子,其实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
粽子本身的美味暂且不提,主角藏在粽衣的重重包裹中,严严实实。欲见庐山真面目,还得研究一番,寻找求解之道,方能千呼万唤始见君。如果不够细心,心急而又不得其法者,只好求助刀剪了。
这就是粽子的魅力,如果不剥开粽衣,你根本无法知道,这粽子是咸还是甜。甚至里面是哪些馅料,你都猜不到。
可以确定的,粽子最主要的成分是糯米。与普通大米相比,糯米产量不高,往往用来酿酒和做特色小吃。
粽子就是糯米与其他食材完美结合的产物。剥开粽衣,糯米黏滑,丝丝缕缕中透出竹叶清香,这独一无二的“糯”性口感,在唇齿间纠缠,足够销魂。糯米有相当的包容性,单独做馅可以,裹上五花肉、咸蛋黄变身肉粽也行,不管哪种搭配,它都非常的美味。
畲族裹肉粽(徐华山 摄)
舌尖上的一味乡愁
闽西长汀,历来有送节的风俗,每到端午,母亲都会给出嫁的女儿准备粽子。
闽西的家常粽子,以碱粽居多,小巧精致,清香怡人,呈金黄琥珀色,蘸白糖吃,最美味不过。
碱水粽(来源:海丝泉州 文旅之声)
若包入一些红豆、花生,口感层次更加丰富。
肉粽也是有的。
连城新泉的排肉粽(来源:福建画报)
福建的粽子,多是用箬竹叶做粽衣,从宋代起就已流行,一直沿用到今天。
粽子的竹叶清香、软糯的口感是八闽儿女舌尖上永远的记忆。
曾有好事者统计,粽子口味,也有地域之分。北方粽子以芦苇叶为粽衣,蜜枣甜口居多,南方则丰富得多,甜咸皆有,肉粽是主角。
在福建,最有名的当属烧肉粽。
闽南烧肉粽(来源:福建画报)
和嘉兴肉粽相比,它多了一道工序:制作时,要先将五花肉焖煮入味,剩下的肉汁用来炒米。多一道工序,多一道麻烦,但也多一分美味。所以,闽南的肉粽,糯米和烧肉汤汁完美融合,油润却不腻,吃的时候加上甜辣酱,真是人间美味。
漳州烧肉粽(周丽菁 摄)
我见过最夸张的肉粽,还是在泉州。
五花肉、干贝、香菇、海蛎干是基本搭配,其他名贵点的配料,海参、鲍鱼都可以往里加,真是让人垂涎欲滴。
泉州肉粽选料讲究,配料多样。(来源:泉州文旅)
泉州肉粽(来源: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
烧肉粽,要在热气腾腾的状态下食用最佳,融化的动物油脂,混合着海鲜的滋味,油润醇厚,鲜香可口。
闽南乡间包肉粽(来源:福建画报)
花样最多的粽子,在宁德屏南可以见到。
除了常规粽子,屏南最常见的有横包和粽头,这是当地必备的礼品,横包意味着田肥地壮,粽头吃了力大无穷。
屏南的粽子(来源:福建画报)
其他诸如秤砣粽、斗笠粽、长尾粽、喜粽、财粽等等,总之寓意吉祥,也算八闽一大特色。
坨粽(来源:福建画报)
长尾粽(来源:福建画报)
加硬币的“财粽”(来源:福建画报)
最特别的还是畲族的菅叶粽。
畲家菅叶粽,又称“枕头粽”。(阮福明 摄)
畲族人的五月初五,是始祖盘瓠“忠勇王”神诞。这一天,他们要用菅叶粽祭祀祖宗。
菅叶粽一般是碱粽,形状很特别,中间圆柱状,上端扁如凿子,下端六角形,如长长的管子。
用菅叶丝扎五节。(阮福明 摄)
粽衣也特别,是用菅草的叶子。
福安畲族粽子,又称菅粽、五节粽,用菅叶将木糯米包成管状,再用龙草捆扎五节。(来源:福建画报)
制作畲家菅叶粽。(阮福明 摄)
福安畲族人在端午节不仅要包粽子,还要举行对歌、龙舟赛等活动,更重要的是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表达对祖先的崇敬。(来源:福建画报)
粽子之外的端午风情
除了粽子之外,各种端午习俗亦是丰富多彩。
龙舟竞渡,在福建多地热闹开桨。
福州龙舟赛(张旭阳 摄)
千年古村落闽侯侯官村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到初五,村里的年轻人都要回乡参加龙舟比赛。划龙舟前,在龙头上挂粽子。(来源:福建画报)
每到端午,十里八乡的龙舟队都会出来一较高下。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长乐三溪的龙舟夜渡。
自古龙舟日竞渡,独有三溪夜赛航。(来源:海峡龙舟发展中心)
夜赛龙舟在三溪已经沿袭六百多年,绵延不断,是福州龙舟文化的一道独特景观。是夜,三溪河上,人头攒动,挑灯夜战,精彩非凡。
从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每当夜幕降临,流经过村子的溪流两岸就布置得灯火辉煌,跨溪的五座桥上和两岸空地上,早就被观看的人占得满满当当。渐渐,各处龙舟汇聚而来,鼓声阵阵,或缓缓划过,或竞相追逐,两岸观众的吆喝声、欢呼声、加油声此起彼伏,响彻夜空。
三溪村夜赛龙舟(来源:海峡龙舟发展中心)
民众走桥祈福。(李隆智 摄)
福建宁德、南平一带,是木拱廊桥的故乡,几乎县县都有廊桥,端午走桥就成为这一带的风俗。当地人说,“走三桥,驱百病”,仪式的最后,还要往桥下抛撒粽子祭祀屈原。
抛粽(来源:福建画报)
在闽南泉州,端午这天会举行蚶江海上泼水节。闽台两地人们聚集海上,举行龙舟竞渡、海上泼水、海上捉鸭等活动。岸上,有拍胸舞,有嗦啰嗹,有采莲曲,一样热热闹闹。这独一无二的民俗是端午习俗和海洋文化的自然融合。
闽台对渡文化节活动(来源:泉州网)
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所包含的人文内涵,绝不仅仅是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这样的习俗,爱国诗人屈原心忧家国、矢志不渝的精神,使得“端午”早已化作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浓浓情结。
雄黄酒(来源:泉州文旅)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赛龙舟(吴步存 摄)
来源:学习强国福建平台、福建画报
编辑/张浩明
校对/宝蓝
校审/李延林
关键词: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我国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西晋周处的2023-06-22
金羊网2023-06-22
1、计算机二级考试为全国统一时间考试,一年考4次,分别为3月、5月、92023-06-22
比如说,在第八话的剧集中,朱诺和小春之间的那段捏脸的互动情节,真的2023-06-22
01:55仲夏端午,粽山之巅龙舟驾雾,茗茶飘香咸粽侠侣剑指甜粽双侠问世2023-06-22
PPT|锂电池行业下半年度投资策略:围绕三条主线布局,政策与技术推动新2023-06-22
苏报讯(驻太仓记者顾志敏周哲)昨天,第七届太仓乡村旅游节开幕式2023-06-22
1、土石方工程一、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前,应确定下列各项资料:1、土壤2023-06-22
三羊马公告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获得深交所上市审核2023-06-22
2023年06月22日(星期四),中国养猪网猪价系统数据监测如下:生猪(品2023-06-22
过去30年里,许多超级跑车和赛车在古德伍德速度节上一路驰骋,但没有一2023-06-22
1、江汉平原是由长江与汉江冲积而成的平原。2、位于长江中游。3、与洞2023-06-22
日前,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召开食用农产品销售2023-06-22
人民网北京6月21日电(记者杜燕飞)记者从南方电网公司获悉,近日,在2023-06-22
美国众议院将于周四对美国总统拜登的弹劾决议进行投票:据报道,美国众2023-06-22
【大行开启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定存正式告别“3时代”仍有下调空间?】2023-06-22
您好,现在蔡蔡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碳素钢管是什么材质,碳素钢管2023-06-22
爆炸三国是一种又名红白机版的游戏,源于NES游戏平台。早在1988年游戏2023-06-22
WTA500柏林站首轮,中国小将郑钦文对阵库德梅托娃,第一盘惜败,第二盘2023-06-22
近日,菲律宾的马荣火山爆发,造成大量当地居民面临紧急疏散的困境。在2023-06-21
1、首先这是一个任务物品,为掉落型物品。2、任务的名称是塔纳利斯的账2023-06-21
周末和几位朋友吃饭闲聊,朋友A情绪不高,仔细一问,果然是工作上的事2023-06-21
中新网北京6月21日电据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消息,6月28-29日2023-06-21
极目新闻记者张盼6月21日,荆楚购·通城特色农产品消费促进活动暨“通2023-06-21
在我们出行前一定要把自己所去的地方的路况弄清楚,避免在出行过程当中2023-06-21
